新品种或将我国油菜主产区南扩400公里 油菜籽产量增加近600万吨
发布日期: 2021-05-10 16:50:59 来源: 科技日报
5月9日,记者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了解到,该所针对早熟油菜单产偏低、抗病性差和耐寒性弱三大难题,选育出满足双季稻区冬季生产的极早熟高产油菜新品种阳光131,破解了三熟制冬闲田利用瓶颈,可支撑我国油菜主产区南移400公里,达到广东、广西等双季稻产区。
4月30日,在江西吉水县醪侨镇阳光131示范片,采用一次性联合收获,多点测产平均亩产菜籽141.7公斤,按每亩直接成本投入395元、用工1.5个、菜籽收入991.9元计算,平均每亩经济效益达596.9元,实现了高产高效。
据介绍,阳光131苗期生长势强、田间菌核病发病轻、成熟期一致、耐寒性好、抗倒性强,生育期仅有173天左右,比一般油菜缩短一个月以上。该品种于2017年获得登记后,在双季稻地区表现突出,晚稻成熟之后仍能播种,油菜成熟收割后可立即种植早稻,高产田块亩产可达到150公斤,比传统早熟品种增产1倍,得到种子企业、种植合作社和农户的广泛认可。目前,在江西吉安、湖南衡阳等双季稻主产区已建立“稻稻油”三熟制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。
专家建议,加强阳光131等早熟油菜品种配套生产技术模式集成示范,加快推广应用,有效挖掘我国稻后冬闲田面积潜力,可推动我国油菜年种植面积扩大4000万亩,油菜籽产量增加近600万吨,年增效约160亿元,使我国食用油自给率提高约6个百分点,对保障食用油和蛋白饼粕供给、改良双季稻土壤、促进粮油兼丰、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。(记者刘志伟 通讯员余波)
本月热门新闻
-
1广东与青海企业优势互补共谋发展 开展合作建平台
-
2广州海关关区化妆品出口增长明显 “减证便企”成效显著
-
3海南自由贸易港举办境外发债首次专题宣讲会 推动跨境证券投融资便利化
-
4制度创新让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坚持从创新中寻找活力
-
5五部门规范教育收费 促进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
-
6文化和旅游部新规将促进在线旅游规范经营 重点规范不合理低价游
-
7中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78.12亿元 应对外部挑战和严守风险底线相结合
-
8中国制造业PMI连续6个月站上荣枯线 我国经济景气持续恢复向好
-
9电子竞技行业为何岗位“吃不饱”?完整产业链体系亟待确立
-
10提升服务业水平 助力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